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小别墅”成为京郊农民新居

2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洁净的地板,明亮的钢化玻璃茶几,宽大的沙发,饮水机、柜式空调、冰箱、DVD播放机一应俱全,大彩电正在播放着清晰的节目画面……走进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玻璃台村农民陶广金的家,仿佛走进了城里人在这里修建的度假别墅。


  玻璃台村是平谷区贫困村庄,陶广金家只是玻璃台村极为普通的一户。在平谷区大力发展民俗旅游的推动下,村里68个农户过上了富裕生活。10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平谷区东北部深山区的玻璃台村,依山而建的两层式建筑映入眼帘,67栋新民居布局紧凑,一个不大的山包将玻璃台村分为台上、台下两个部分。

台下有将近40户人家,台上有27户。新民居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符合北方地域和气候特点;坡屋顶上太阳能集热器与屋顶完美结合;住宅上下两层框架结构,各家配有车库,每户使用面积150平方米左右。由于最大限度地吸收了现代住宅建设的成熟技术,新民居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据平谷区建委的高占良工程师介绍。由于这里离城区较远、集中供热极不方便、以前村里都是靠烧煤烧柴″土暖气″取暖。2004年,平谷先后考察了集中锅炉供热、电采暖、太阳能等八种供热方式,经过多次论证,最后决定采用了太阳能供热系统。其最大特点是建筑设计样式新颖独特,热水供应量大,运行费用低。不过,北京的严冬天气,光靠太阳能还不能保证供暖需要,这套采暖系统还设计了秸秆气化炉作为辅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小别墅”成为京郊农民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