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高安节能减排助建“和谐乡村”

  日前,我们来到高安市新街镇采访,该镇养猪大户罗东明兴奋地告诉我们:“建了沼气池以后,我家猪场的照明和各种用电方便多了,不仅家里干净,而且省电,每年仅电费就节省5万多块钱,既经济又环保。”这是高安市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惠及农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高安市先后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在全市农村推广清洁能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4年以来,该市依靠政府扶持,按照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加大了沼气推广力度,如今,全市农村发展沼气用户1.2万多户,“三清三改”率达70%以上,年节约能源支出600多万元,减排污水40多万吨。

  高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连续3年突破60万吨,每年上百万吨的稻草、谷壳过去大多是当柴烧,既浪费资源,又破坏了环境。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该市提出了走循环发展道路的战略,大力发展以棉籽壳、稻草、谷壳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和皮糠油脂产业。全市32个基地、600多户农户建起了食用菌大棚,年产鲜菇在1.5万吨以上,产值达8000万元,通过变废为宝,又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渠道。

  畜牧养殖是该市农村的一个重要污染源,也是沼气清洁能源开发的原料。据了解,该市目前有规模养猪户2600户,万头以上养殖户8户,5000头以上34户,年饲养生猪108.5万头。为提升畜牧业发展品牌,该市引导猪牛养殖户改变小规模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方式,向数量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节能环保化的养殖模式改变,“猪(牛)—沼—果(鱼)”的生态养殖模式正在普及。此外,该市还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牛,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肥,发展有机蔬菜。据统计,该市农田有机肥使用达到30多万亩,秸秆饲草年加工量150多万吨,可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高安市在农业综合开发上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作为园田化改造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在整治项目区农田的同时,把杂乱的田埂和渠道进行重新布置,对灌渠进行防渗,对桥涵闸等建筑物进行完善,并通过以村组为单位,组建用水协会,切实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近年来,该市兴建、改造加固水库39座,兴建和改造排灌站45座,衬砌渠道1073公里。据统计,全市改造建设的56万亩农田,每年节约用水2800万吨,相当于兴建了上10座中小型水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高安节能减排助建“和谐乡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