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倡导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以来,宜宾市已经新建或改建沼气池23万余口,有效的节约了能源,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近日,记者来到了宜宾县观音镇瓦窑村鲜花组村民刘德群家,这是一个整洁的农家小院,院坝用水泥铺设,房屋成“一”字形排开,小院虽然建筑简单,但却干净整洁。厨房内,灶台用白色瓷砖磊砌而成,灶台上放着两台沼气炉具。“太好了,现在不用上山砍柴上街买煤了,还解决了照明用电。”正在做午饭的刘德群高兴地说,由于他饲养的家畜比较多,沼气量比较大,炒个菜也就几分钟就可以了,做一顿三到五人的饭最多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记者看到,厨房内过去灶前堆积木柴和煤块的地方已经撤去,地面铺上了浅色的地砖,整个厨房洁净明亮。
“国家补贴了1000元,我们自己投入了大约3000元,修建了这个沼气池,现在根本不用上山砍柴和上街买煤了,夏天气足的时候根本用不完。”刘德群告诉记者,修建了这个沼气池后,院子规整多了,再也看不到房前屋后堆满了木柴和杂草的现象。家畜全部归圈饲养,院子里再也没有鸡鸭乱飞粪便满地的现象了。在小院一侧的家畜养殖区,记者看到4个统一规范的猪圈内养了12头猪,内侧的一个家畜圈内养了20多只鸡,养殖区通风采光都非常好,经过密封的沼气池基本没有难闻的异味。
“我们村有一部分进行了沼气池建设,有一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改建,大家都感到虽然先期要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但建成后所带来的好处还是非常明显。”刘德群的爱人樊有明告诉记者,他们村很多村民看到建了沼气池后节约了很多生活成本,也提高了生活质量,部分家庭都准备建沼气池,有些正在建新房的村民还事先预设了沼气池口。
记者随后采访了宜宾市农村能源办主任张宾鸿。张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把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工作建设。沼气的建设不仅仅是充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村民通过沼气池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张主任说,建了沼气池的农户基本不用上山砍柴和上街买煤做饭,就此一项,每个家庭一年至少可以节约1吨以上的煤。对生态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据张主任介绍,国家每年拨付给宜宾市的沼气建设经费是1000多万元,省政府拨付给宜宾的沼气建设经费是600万元,同时,市、县也分别拨出1000万和1500万专门经费用于农村的沼气建设。每家农户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建造沼气池,国家补贴1000元资金。截止目前,我市共新建或改建沼气池23万余口,根据中央关于普及农村沼气建设的总体要求,宜宾市争取在2015年完成适应沼气农户的80%,基本实现农村沼气普及化。同时,到2010年,全市将建500个左右的服务网点,真正的做到对农村沼气要建好,管好,用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