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北京煤改电为居民采暖提供清洁能源

北京飘起今冬第一场雪,但东城区安定门街道49号院高文英老人家中却是暖意融融。北京市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实施“煤改电”工程,既给老百姓带来方便舒适,又确保了“绿色北京”目标的实现。   
  
据了解,北京市确定的核心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共30片,共有平房居民约14万户。居住在这些区域中的市民冬季取暖主要依靠小煤炉,污染严重。为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北京市从2001年开始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居民平房逐步开始实施“煤改电”的改造工程。截至目前为止,北京市已完成了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个区内8万多户的居民的小煤炉改造工作。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范围内的居民购买设备的开支,北京市区两级政府财政补助三分之二,居民负担三分之一,每户拿出几百元就可完成改造。
  
另外,电暖气主要依靠热能储蓄,晚上蓄能将享受优惠电价,白天释放热量,通常不需再用电。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采暖季的每晚22时至次日6时,每千瓦时电仅0.3元,政府补助0.2元。居民采暖用电每千瓦时自己只需掏0.1元。
  
有居民算了一笔账,以建筑面积20平方米的平房为例,用电取暖,一个采暖季耗电约5000千瓦时,采暖费约500元。而用煤一个采暖季约用煤1.2吨,采暖费约720元。实施“煤改电”工程后,居民的负担不增反降。
  
提起“煤改电”,高文英大妈非常满意:“以前家里取暖就是用煤炉,总怕煤烟中毒,还有满屋子都是烟尘。现在换成电取暖炉后,设置好温度就不用管它了,既干净又安全,还挺暖和。”
  
据初步测算,2009年北京完成核心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平房“煤改电”工程,每年可减少煤炭用量约3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6000吨、二氧化硫约4500吨,将切实改善北京核心城区的空气质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北京煤改电为居民采暖提供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