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沙尘暴抵抗变暖的幕后英雄

最近科学家发现海洋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十分巨大,跟陆地上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竟不相上下,这在过去是完全没有想到的。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吹到海洋的沙尘暴是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必不可少的助产物。

2002年1月,南大洋碧波荡漾,三艘船只正在航行,在这些船的尾部,不断有一些红色的液体排向大海,顷刻,碧蓝的海面便被染成一片红色。有人以为这是三艘不讲道德污染海洋的捕鲸船,恰恰相反,这是一些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工作的科学研究船,船上有来自德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76名科学家,他们正在做一项向大海“施肥”的科学实验:往海里投放含铁的溶液,目的是看这些铁溶液是否能刺激海洋里浮游植物的生长。为什么要刺激海洋里浮游植物的生长呢?原因是这样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海洋里的浮游植物能像陆地植物一样吸收二氧化碳。

然而,这些与沙尘暴有什么关系么?科学家的结论认为:沙尘暴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它是抵抗全球变暖的幕后英雄。沙尘暴虽然不直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它是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肥料,沙尘暴所带来物质是浮游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成分。没有沙尘暴吹向海洋,浮游植物将很难生长。而海洋浮游植物最近才被认识到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陆地植物。

几年前,大多数生物学家还是严重低估了浮游植物对吸收大气中的CO2的贡献。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科学家无法计算出全球浮游植物的总量。199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海洋广角感测仪,卫星通过观测海洋中浮游植物反射回来的蓝绿光所占的比例,了解到了浮游植物的量。正是由于卫星的帮助,加上实地调查和数学计算,在1998年,世界上几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得出了一个共同的惊人结论:海洋浮游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

既然海洋浮游生物对吸收二氧化碳那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浮游植物繁殖得更快、更多呢?这就成了科学家最想知道的事情。美国化学家约翰·马丁通过实验证明,铁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他发现:铁抵达海洋表面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风吹起的沙尘。因为沙尘中含有丰富的铁。因此,在远离陆地无法接受沙尘的大片海域中,铁的含量很低。1993年,约翰.马丁和他的同事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海洋实地人工调节实验,他们直接向赤道附近的太平洋里投放了铁。他们用了4个星期做此实验,结果很明确,铁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海水里出现了一个被生物体染绿的区域。在约翰.马丁的实验之后,3个独立研究小组很确切地证明了向南大洋中加入少量铁,显著地刺激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然而,设计大规模商业施肥计划来改变气候的想法,在科学界和决策者中仍在激烈地辩论。许多科学家认为,改变自然的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会造成不可避免且难以预测的不良后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沙尘暴抵抗变暖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