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ge Calvet是歌美飒(Gamesa)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歌美飒集团是西班牙风机制造的领军企业,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风机制造商之一。
近年来,风电产业经历了一场深远及迅速的变革。原因有很多,比如: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投资新项目的速度减缓,也导致了监管层面的不确定性;新兴市场需求的转变;全球和当地企业在单个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以及企业间降低度电成本的竞争。
在以南欧为主的一些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不断波动。我们预计这种情况是暂时的,风电市场在中长期会有显著增长,原因包括东欧地区中期陆上风电产业的正常化;立法明朗化以后来自亚洲市场和其他新兴市场(印度、巴西等)的增长;美国市场的良好前景;以及预计2013年将启动的海上风电市场。中国、印度及南北美等快速增长市场中的需求出现变化,将要求部分全球生产商在规划资本支出和全球范围业务管理方面加大力度。
全球风电竞技场上的变化在客户关系层面同样有所显现。主要有以下两大趋势:
●传统运营商寻求的可靠的、长期的风机生产合作伙伴,能够在整个价值链中提供专业知识和全球支持。
●竞争优势在于提供最低的度电成本,涵盖资本支出、运营维护成本、风场的使用寿命和可用性。
供应商方面,大型生产商(当前主要是西方企业,但是很快将包括亚洲企业)将不断侵蚀小型地方型运营商的现有份额,从而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总之,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要求全球性、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具备邻近性、灵活性特点、度电成本更低的技术。尽管风电市场的巨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全球风电业务中长期增长的基本驱动力并没有改变:
●通过来源多元化及供应的独立和安全,帮助减轻各国能源的脆弱性。
●提高经济上的竞争力,确保最低成本(鉴于可以预见到的矿物燃料价格上涨和波动,以及逐步改善风电效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是许多国家已经作出并为之努力的承诺)。
相对于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巨大波动,风电价格则很稳定。截至去年年底,全球总共158GW的风电装机容量仅在2009一年中就生产了340万亿瓦时的清洁电力,总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4亿吨。这个结果相当喜人,但还不够。
如果我们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健康的星球,那么国家和企业就别无选择,必须找到更好的能源和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如今,能源的使用和来源是一个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因素。哥本哈根会议进展虽然并不顺利,但还是将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上了全球议程之首。欧盟已经就其 “20/20/20”目标达成一致,而美国在他们的刺激计划的支持下,似乎也已经走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折点。同时,鉴于中国近年来成长为全球经济体的一个重要成员,及其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设定的目标也许将成为最重要的目标。中国努力实现在2020年之前15%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45%,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风电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风电是一种最便宜、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类型,所以它在能源结构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尽管市场增长在2005-2008年间有所放缓,但是年复合增长率仍达到40%以上。预计2010-2013年间,全球装机容量将达到13%的复合增长率,在2013-2014年间是12%。亚洲将成为全球范围内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地区。随着中国优先利用风电以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的目标,到2013年,中国市场将占到全球市场的32%。
凭借多年来对创新的投资,如今风电科技已经相当成熟,其成本已经非常接近常规能源,正在为满足全球众多市场上的电力需求做出巨大贡献。
此外,风电已成为最可靠、最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能够响应全球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并推动社会经济以智能化(建立在创新为基础上)、可持续(提供供应安全、有竞争力和尊重环境的产品)和一体化(创造稳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岗位)的方式发展。
尽管市场成熟度存在差异,但是从中长期的前景来看,风能产业必将全面创新并且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即在降低度电成本的基础之上实现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技术与管理上都实现创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灵活性,有能力预测变化并根据预测及时响应,进而掌握适用于所有市场的最理想、最高效的技术。
中国能源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