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泰"自足经济"的新诠释—甲米府替代新能源走访记

位于曼谷南八百公里处的甲米府,不仅拥有旖旎的海边风光,近年来还由于善于开发生态型替代新能源,正成为泰国新的能源基地而传为美谈。


从空中俯视甲米,满目是碧幽幽的海、绿葱葱的树,那满山遍野的棕榈树,正在用簌簌硕果诠释着泰国普密蓬国王提出的“自足经济”理念。


记者十日随同泰国能源部及民联厅官员抵达该地采访时,对泰国的“自足经济”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加工棕榈油一举两得


在棕榈树环抱中的甲米奥列县生物柴油厂,记者看到,这里机声隆隆,每天能用棕榈果加工出一万升的生物油。棕榈果籽不仅可以用于制造食用油,还可以用废料制作生物柴油。


该厂厂长说,十年前,这里的农民只知道棕榈油可加工成食用油,自从这里建起加工厂将棕榈果加工成柴油供应市场后,棕榈油价格一路飙升,这里的农民也大受其益。种植棕榈油的农户多达八千多户,很多荒地种上了棕榈树,目前仅该厂就拥有二十三万莱棕榈树。所产的一顿棕榈油也升至一万八千铢每吨。农民成了工厂的股东与主人。


近年来,甲米的棕榈油加工厂也如雨后春笋,竞相建成投产,新的绿色替代能源业源源不断地流进急缺的能源市场。


泰国能源部长比亚沙瓦十日在甲米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泰国政府十分重视促进替代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泰国政府不久前作出规定,自二00八年四月一日起,市场上出售的柴油必须为植物油含量不低于百分之二的生物柴油。


比亚沙瓦部长表示,泰国政府在燃油替代能源方面的发展目标是,在今后五年之内,将汽油和柴油的替代燃油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目标有希望提前实现。


棕榈油废水变废为宝


然而,大量的棕榈油加工厂建起后,加工棕榈油所排放的废水也污染了环境,但这个问题在甲米的亚洲棕榈油厂得到理想解决。该厂不但将棕榈油加工成柴油供应市场,还成功地将加工油后的废水变成沼气发电,变废为宝。


该厂总经理尼彭说,棕榈油在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厉害,因此,当地建立了配套的生物燃气发电厂,用制油过程中的废水获得生物燃气,再用来发电,不仅可以满足本厂的用电需要,还可以为周边村镇提供用电以获利,同时解决了废水污染问题,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记者在该厂看到,这家工厂应用的两台燃气发电机还是从中国的山东引进,年发电产值多达一千万泰铢。他说,这是利用中国的机器加工棕榈油外的“意外收获”。


能源部长比亚沙瓦说,作为贫油国的泰国,在当今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现实下,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替代能源,其中技术比较成熟的就是生物柴油(biodiesel)。目前,泰国全国已经有百分之五的汽车使用这种燃油,而在部分地区,生物柴油甚至能占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加油市场。


不用人间烟火天火民用


拥有充裕阳光的甲米人,在实践“自足经济”理念时,不仅善于利用地面的绿色变为新能源,还善于借用天火太阳能减少对电力的依赖。当地的官员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物尽其用,未尝不是节约能源的良方。


渡船横穿一个小海湾来到甲米的诗博雅地区,登上一个小岛,记者看到这里的椰子树下,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设置了一个几平方米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论是学校,还是这里的康复中心,其照明、家用与办公等电力都来自上天,来自太阳的恩赐。


当地官员说,远离陆地的这个地区含七个村庄、三个小岛约莫二千多人,全都是穆斯林居民,自从政府在这里给村民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建起太阳能电站后,这里的村民就不再砍柴烧火了,树木得到很好的保护,村民的照明、电视、冰箱、风扇、学校的电脑等电力都来自太阳能。村民戏说,他们不用人间烟火,而是“天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泰"自足经济"的新诠释—甲米府替代新能源走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