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政企合作破解“垃圾围城” 垃圾发电产业蓬勃发展

江西新余市生活垃圾发电厂11月9日正式投产并网发电。这意味着,从此江西新余生活垃圾处理进入焚烧发电时代,告别“垃圾围城”。

作为以BOT方式招商引入的该项目,由来自湖南的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建。项目总投资约2.4亿,于2014年6月开工,总占地面积约106亩,设计焚烧处理规模600吨/日,能满足新余市未来10-15年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保守估计年发电量6800万度,相当于4万户新余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年节约新余市的土地资源为60万平方米。

“与垃圾填埋相比,焚烧发电最大的好处经过焚烧发电后的垃圾废弃物,其重量减少80%,容量减少90% 左右。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土地资源的占有,也避免了由填埋而产生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永清环保负责人介绍,此项目属于再利用城市垃圾能源,燃料为新余市城市生活垃圾,没有煤炭消耗,是节能型、环保型、效益型电厂,可成功破解“垃圾围城”问题。

永清环保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冯延林表示:“永清可以实现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废水、废渣、烟气、飞灰,以"一进四出"方式严格处理,实现废水、废气近零排放。”

据了解,经过脱硫、过滤等“关口”拦截的烟气,其各项污染物的含量均可达到被称为国内“史上最严”环保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排放要求,其中市民谈之色变的致癌物——二噁英类排放限值为国际上最严格的0.1ngTEQ/m3,与欧盟标准一致,是同量垃圾露天焚烧或在填埋场自燃排放的几千分之一。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65.48万吨,而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仅为12.26万吨,占比27.48%。在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看来,在中国城市垃圾量猛增、物理填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焚烧处理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一项成熟技术,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政企合作破解“垃圾围城” 垃圾发电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