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地区截至2018年底海上风电并网容量中,约75%位于江苏,广东和福建等地的项目推进亦较快。
导读 海上风电深度报告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苏粤闽三省将领跑市场。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技术升级与规模效应将助推建造成本下降。
深度报告原文较长,涉及:海上风电市场容量测算、经济性探究与成本解构、“平价上网”可行性分析、装备国产化,等等。
本文节选部分段落,侧重讨论海上风电市场投资额测算,以及各省区发展规划与项目推进。
说起海上风电,你心中的画风是这样的吗?
在梳理各省区已建、在建、即将建与拟建项目后,我们心中的画风是骏马奔腾。
缘何?
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沿海各省区很拼,如骏马奔腾,停不下来!
海上风电逐步驶入快车道
我国大陆地区海上风电2018年底并网容量约3.63GW,江苏占约75%。我们预计,2019~2021年将分别新增并网容量3.08GW、4.13GW、5.02GW,累计并网容量将于2020年底、2025年底分别达到10.84GW、40.34GW,江苏、广东、福建三省将领跑全国。
18年底并网不足4GW,发展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风电已颇具规模。从安装场景角度看,风电大体上可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据《中国能源报》(2017.4.10第18版)引述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报告,2016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384GW,自200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0.6%。我国海岸线绵长,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据东方电缆《招股说明书》相关内容,我国海上可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5亿kW(750GW)。然而,受制成本居高、工程难度大、配套产业链不够完备等现实因素,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远逊于陆上风电。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三季末,中国大陆地区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75.92GW,主要来自路上风电的贡献。彼时装机超过10GW的省区有: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山东、宁夏,装机量分别为 28.32GW、18.06GW、12.82GW、12.41GW、10.93GW、10.01GW,合计占比52.6%,如图1所示。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秦海岩秘书长2018年1月公开演讲内容,2018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3.63GW。据微信公众号“海上风电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的官方微信平台)于2018年12月17日报道,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易跃春副院长在第三届全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的公开演讲中展示了分省区的统计资料:截至2018年11月底,中国大陆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3.58GW,主要分布于:江苏(2.71GW)、上海(0.3GW)、福建(0.199GW)、广东(0.12GW)、浙江(0.168GW)、天津(0.09GW),如图2所示,已并网容量仅次于英国、德国,居全球第三;已核准项目容量17.10GW,在建项目超过6GW。我国彼时已建成的最大容量海上风电场,是国家电投江苏滨海海北区H2号400MW海上风电场,于2018年7月全部投产。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看出,江苏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占全国75%左右。通过公开资料整理,我们发现,江苏目前已建成的海上风电场主要分布于如东、滨海、大丰、响水等地,其中如东的并网规模最大,占全国大约一半。
据《中国海洋报》(2018.12.14第03B版)报道,截至2018年10月底,如东县建成风电场项目18个,总装机容量达到1.8GW,年度上网电量达到35亿kWh。从历史项目公开资料来看,龙源电力在如东海上风电存量项目中参与颇多,在如东建成的海上风电场容量约480MW。华能2017年9月在如东建成投运的八角仙300MW海上风电项目,开创了海上风电300MW及以上单体容量的时代。
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11月16日发布《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海上风电发展,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GW,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GW以上,如表1所示,我们认为,目标完成概率较大。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政策支持、技术进步、配套产业不断完善,将助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进一步发展。
多省区出台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近年来,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多个省区,纷纷加大对海上风电的研究与投入,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制定了较为详尽的发展规划。
江苏
据《中国海洋报》(2018.12.14第03B版)报道,《江苏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2012年~2020年修编)》于2018年10月31日获得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全省共规划62个海上风电场,总海域面积为2,614平方公里,规划总装机容量14.75GW,规划确定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为2020年累计建成3.5GW,累计开工4.5GW,累计核准6GW。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上网电量将达到410亿千瓦时。其中,如东县海上风电总规划装机容量4.53GW,约占全省1/3,规划总面积856平方公里。
据该报道,该《规划(修编)》详细提出了每个风电场的海缆路由方案,预计在5年内江苏海底电缆的铺设建成的规模将达到700~1000条,其海底电缆路由的空间用途需求较大。自然资源部东海分局先后在江苏如东、射阳、大丰、启东开展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集中路由廊道试点工作,亦为全国首次成功在海上设置集中路由廊道,旨在节约用海、节约成本、节约项目建设时间、节约运行维护力量。
据如东县人民政府官网(2018.7.1发布)、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网(2018.7.25发布)等公开资料来源,如东于2018下半年在建与拟建的海上风电项目主要有:蒋家沙二期(九思如东H2)300MW海上风电项目、盛东如东300MW海上风电项目、盛东如东海上风电100MW扩容项目、广恒如东200MW海上风电项目、协鑫如东200MW海上风电项目(2018.12.16获核准),容量共计1.1GW,总投资近300亿元。
除如东外,江苏的滨海、射阳、响水、大丰、启东等地亦规划了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并持续推进核准与建设。我们认为,江苏完成2020年海上风电累计并网3.5GW目标的概率较大,将继续领跑全国。
据江苏省发改委2019年1月16日于其官网发布,江苏24个海上风电项目于2018年12月29日获得核准,共计6.7GW,分布于如东(3GW)、射阳(1.4GW)、大丰(1.2GW)、启东(0.8GW)、滨海(0.3GW),如表2所示。我们预计,这些项目将于2020年底前陆续开工,如建设顺利,将有助保持江苏在我国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福建
据公开资料,福建全省海域面积有13.6万km2,较陆地面积更大,海岸线总长6,128km,风能理论蕴藏量大。根据2017年3月《国家能源局关于福建省海上风电规划的复函》,批复福建省海上风电规划总规模13.30GW,包括福州、漳州、莆田、宁德和平潭所辖海域17个风电场;该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福建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要达到2GW以上,到2030年底要达到5GW以上。我们认为,这一目标完成概率较大。
截至2019年1月3日,福建省已累计核准海上风电项目略超3.75GW,如表3所示。其中,福建省投资集团建设的平海湾一期50MW项目已于2016年全容量并网,稳定运行逾两年,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预计,如推进顺利,福建有望于未来数年持续列于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前三甲省区之内。
广东
广东省发改委于2018年4月11日印发《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提出:到2020年底,开工建设12GW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GW以上;到2030年底,建成投产约30GW。
关于广东海上风电资源,该《规划》(修编)指出:广东全省近海海域风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为1亿千瓦(100GW),实际可开发容量需综合考虑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保护、港口通航、海底光缆及油气管道布置、军事设施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在海上风电场址布局规划方面,该《规划》(修编)提出:广东全省规划海上风电场址23个,总装机容量66.85GW。包括:近海浅水区(35米水深以内)海上风电场址15个,装机容量9.85GW,其中,粤东海域4.15GW,珠三角海域1.50GW,粤西海域4.20GW;近海深水区(35-50米水深)规划海上风电场址8个,装机容量57GW,分布在粤东、粤西海域,主要作为远期开发建设储备场址,待相关技术成熟、开发建设成本下降后合理推进开发。具体场址见于报告原文的附录I,供投资者参考,此处略去。我们建议更多关注后来陆续核准、开建与报批待核准的项目,认为更具实际意义。
广东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珠海桂山120MW海上风电项目于2016年获得核准开工建设,2018年逐步并网投产。近一年半以来,多个地方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项目核准,以及核准前相关工作。限于篇幅,下文重点讨论阳江、汕头、揭阳的海上风电项目推进情况。
据我们统计,阳江已核准5个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1.7GW,如表4所示,配套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低于5MW。
截至2018年底,阳江改革发展局官方网站对共计8.3GW的海上风电项目发布“核准前公示”,如表5所示,这些项目总投资预算超过1,500亿元,采用5.5~7MW容量风电机组。根据相关项目资料,如推进顺利,将有2.3GW的项目在2019年底以前开工。我们认为,如这些项目按期建设,阳江有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风电基地。
据我们统计,汕头2018年已核准3个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1.1GW,如表6所示。
截至2018年底,汕头发展改革局官网对共计10.75GW的项目发布了“核准前公示”,如表7所示,这些项目总投资预算超过2,000亿元,采用7MW及以上容量的风电机组。其中,上海电气作为申报单位的项目有10个,共计9.5GW,我们推测,将优先采用上海电气的风机产品。
据我们统计,揭阳于2018年核准了10个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预算约1,297亿元,总容量6.4GW,如表8所示,其中7个项目采用7MW及以上风电机组。
除了阳江、汕头和揭阳,广东的汕尾、惠州、珠海、湛江等地亦规划了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并持续推进核准及相关工作。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讨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计,如推进顺利,广东有望于2022年前后进入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前三甲的省区之列。
浙江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9月1日印发《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推动建成一批示范性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实施已纳入全国海上风电开发方案的项目,到2020年,风电规模争取达到3GW以上。“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舟山普陀6号二区,嘉兴1号、2号,象山1号,玉环1号,岱山2号、4号等海上风电项目;开展2GW预备项目前期工作。2018年8月21日印发的《浙江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申:建成舟山普陀6号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推进岱山4号、象山等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平湖、舟山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建设。
浙江一些重点海上风电项目的公开资料列示于表9。其中,舟山普陀6号252MW海上风电场为浙江首个海上风电场,已于2018年逐步投运。
上海
2017年3月15日,《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其中提出,继续推动海上风电的领先发展。加快临港海上风电基地建设,适时启动奉贤海上风电开发;在顾园沙、东海大桥南侧等海域积极探索,争取在区域共赢合作开发方面进行示范突破,支持探索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据行业媒体报道,临港二期100MW项目安装28台3.6MW机组,已于2016年底并网发电;总投资17.7亿元的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100MW示范项目,截至2019年初已完成25台4MW海上风电机组(上海电气供货)的吊装,4台机组已并网发电,该项目另预留2台6MW试验机组。
天津
天津发改委于2016年12月15日印发《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稳妥推进海上风电;重点推进南港海上风电场工程(一期90MW、二期100MW)、大港马棚口海上风电场工程(100MW)建设。其中,中国电建集团天津南港海上风电一期90MW项目已于2018年并网发电。另据三峡新能源官网于2018年3月29日发布,三峡新能源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投资约180亿元,分期建设1GW海上风电项目,其中一期装机350MW,投资约52亿元,2022年全部机组投运。
辽宁
基于对公开资料的研究,我们判断,辽宁未来几年在建与拟建的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庄河和东港。
据新浪财经于2017年3月30日转载中国新闻网报道,大连庄河市海域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于2013年7月获国家能源局批复,规划8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9GW。其中,布局筹建庄河市近海Ⅱ、Ⅲ号风电场,装机容量各300MW。
由三峡新能源负责开发建设的Ⅲ号风电场,计划总投资51.4亿元,计划2019年底实现全部机组发电。据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2019年1月20日报道,该项目于2018年底实现首台3.3MW机组并网,于2019年1月19日实现首台低温型6.45MW大容量机组并网,正式规模化投入商业运行。据庄河市经信局官网于2018年1月5日发布的信息,中船重工大连庄河海域海上风电场址II(300MW)于2017年12月28日获得核准,采用5MW风电机组方案。
据东港市政府门户网站于2018年10月11日发布,中广核、万家电力工程集团与东港市签署合作开发综合能源项目框架协议,开发东港海域6GW海上风电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1,100亿元。
河北
2017年9月13日,《河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其中提出,有序推进唐山、沧州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沿海风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800MW(未明确海上风电部分的装机容量目标)。据公开资料,唐山乐亭菩提岛300MW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已于2017年二季度开工,将安装75台4MW机组。
山东
山东省发改委于2017年5月初印发《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适时启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远期建成鲁北、莱州湾、长岛3个百万千瓦级(GW级)海上风电场,启动渤中、半岛北、半岛南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初具规模。其中,鲁北基地(主要涉及滨州和东营海域)、莱州湾基地(东营市、潍坊市和烟台市的部分海域)、长岛基地(长岛县附近海域)的规划装机分别为1.35GW、2.8GW、1.75GW。2018年5月8日印发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规模3GW左右。
广西
2016年9月5日,《广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其中提出探索北部湾地区海上风电开发,未给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目标。2018年2月11日,广西能源局印发《广西2018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候选项目共45个,2.694GW,但未发现海上风电场项目。我们判断,广西的海上风电发展尚处前期研究阶段。
小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预计,2019年、2020年、2021年将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3.08GW、4.13GW、5.02GW,如图3所示;累计并网容量将于2020年底、2025年底分别达到10.84GW、40.34GW,江苏、广东、福建三省将领跑全国,如图4所示。可见,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
海上风电历史数据中,2017年新增并网(0.53GW)与年底累计并网(2.02GW)数据,参考《风能》(2018.10)P48(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撰文)。国家能源局官网披露的2018年10月30日新闻发布会文字记录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提到,2018年前三季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1.02GW至3.05GW,据此测算的2017年底并网容量为2.03GW,与前述2.02GW误差极小。2018年底累计并网数据(3.63GW),参考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2019.1.20)刊载的CWEA秘书长秦海岩公开演讲内容。据此测算,2018年新增并网容量为1.61GW。
相应地,我们测算,2019年、2020年、2021年,预计分别新增海上风电吊装容量(不同于并网容量)3.4GW、4.4GW、5.2GW,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投资额预计分别为617亿元、769亿元、856亿元。我们在测算中适当考虑了可能出现的项目建设低预期情形。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19~2021年,我国大陆海上风电建设投资额分别为617亿元、769亿元、856亿元,风机、塔筒、海缆、海上升压站在建设成本中的占比分别约39%、4.2%、10%、5%。建议关注产业链受益标的:1)风机与塔筒领域,上海电气、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东方电气、粤水电等,2)海缆领域,东方电缆、汉缆股份、中天科技、亨通光电,3)模块化变电站领域,金智科技、特锐德,4)运营领域,上海电力、福能股份、申能股份、粤电力A。
风险提示
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进度与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兑现,或低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