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6月5日宣布停牌以来,引起多方关注,关于双方重组的猜测不断,“中国神电”的预言似乎也是众望所归。虽然呼声很高,但目前为止,尚没有官方对此确切的回复。此次二者的重组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其牵涉到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而且还因为这次重组将会成为其他能源企业重组的借鉴。
小编今天特意把此次重组事件进行了梳理,以便读者对此有更详尽的了解。

一、两大央企的介绍:

中国神华是世界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一体化能源公司,企业主体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煤炭企业中的老大,最大的煤炭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优质煤炭储量,主营业务为煤炭和发电,2016年神华集团营收2479亿元,净利润361亿元。中国神华拥有规模可观、高效运营、增长迅速的清洁发电业务,与公司的煤炭业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公司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产业衔接上。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12月29日成立的以发电为主的综合性电力集团,2010年,公司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截至2016年12月底,公司可控装机容量1.43亿千瓦,位居五大电企第二!2016年国电集团营业收入1836亿元,净利润131亿元。资产总额达到8031亿元,产业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煤炭产量达到5872万吨。新能源发展独具特色,风电装机近2583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二、央企重组的政策背景:

2017年3月两会”期间,国资委主任公开强调:要深入推动 央企重组。“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不重组肯定是不行的。”
2017年6月2日国企改革吹风会:沿三大路径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中央企业重组,争取年内(央企户数)调整到百家以内。
三、两大央企所处行业(煤炭和电力这两个行业)的现状:
煤炭行业:2016年煤炭去产能2.9亿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煤炭需求量为39.3亿吨,产量为36.3亿吨,仅仅是供需基本平衡。
煤炭的主要下游行业:火电、钢铁、水泥、尿素增速预期基本都跑输GDP7%左右的增速,整体需求疲软,供过于求是未来3年煤炭行业的必然趋势。
电力行业:2016年全国发电量59897亿度,同比仅增长3.0%,而2015年同比仅0.3%,发电量和经济活动互为晴雨表,在未来宏观经济成“L”走势且耗电量最高的第二产业占比逐步下降的预期下,附加上企业能效管理水平的提升,未来发电量可能不升反降。
国网电网建设投资金额增长速度基本稳定在10%以下,且大部分都是配网和特高压投资,主要是解决区域输送能力不足和用电效率的存量问题, 再次印证了电力消费趋于饱和的事。
行业资本市场情况:
煤炭行业2015年CR4为24.62%,CR8仅为36.65%,电力行业CR6为14.1%,均为低集中竞争型,有较大的集中度提升空间。
煤炭行业的PE值为19左右,处于9年来的60分位,电力行业的PE水平在22左右,处于45分位。
四、媒体报道和猜测:
早在2017年5月,就曾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考虑将神华、中广核和大唐合并为一家公司,将华电、国电和中核合并为一家公司,将华能和国电投合并为一家公司。
6月4日晚,两大集团双双发布停牌的公告,引燃了各界对于其合并成立“中国神电”巨无霸的猜想,自此,媒体的报道纷杳而至,各抒已见,小编摘取了几条报道:
1、国电、神华同时发布停牌公告,引发并购重组猜想;
2、“中国神电”呼之欲出!央企重组新动作:神华、国电或将合并;
3、国电甩卖亏损资产,为“中国神电”面世做准备;
4、神华宣布筹划重大无先例事项;? <http://stock.stockstar.com/SS2017062000000186.shtml>
5、煤电联姻,“中国神电”呼之欲出!神华、国电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目前为止,尚没有官方对此做出确切的回复。但是这样的受关注度,不禁让小编已经坚信巨无霸“中国神电”真的要面世了!
五、双方实现重组的可能性:
1、国家政策方面:本次重组,符合国企改革第二阶段发展思路;
2、产业布局上,两大集团存在较强的协同性和互补性;符合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条件;可以加速煤电产业整合速度;
3、行业现状:国内煤电行业的整合正在提速;眼下煤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为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整合提供环境支持。
4、中央的信号:年两会期间国资委的那场记者会,似乎像是今年煤电央企重组的一个“背书”。
5、人事:两个央企高层人事变动为重组埋下伏笔;
六、若确认重组,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1、对产业链:
“煤炭—火电”上下游整合,获得成本优势
在存量模式及上网电价逐步下调的条件下,煤炭和火电之间往往是相杀模式,煤火企业合并能节省中间成本,直面发电端,在上网电价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输配电成本快速推进,电改持续深入,售电机会开始显现。
2、对于市场:避免无序竞争,整合后可以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主导作用,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源配置,有利于提升央企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有利于提高央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重组后企业的优势尽显:
“中国神电”很有可能成立售电公司,实现“煤炭—发电—售电”的产业链覆盖,成本优势带来的收益会被放大。
完善公司能源结构,能够实现灵活调整:因此未来“中国神电”将拥有极低成本的火电和合理的能源结构,市场和政策发生调整时,强大的响应速度和调整能力让其脱颖而出。
总资产接近18000亿,船大好出海:在“一带一路”的机会下,“中国神电”总资产接近18000亿将成为仅次于国家电网的第二大出海企业,前景可期。
4、对其他企业:
中国神华与国电集团重组方案一旦确定,那么华能、大唐、国电、国电投,以及中核、中广核等电企之间开展同业整合的可能性将会更大,可以实现规模扩张、减少同业竞争的双重目标。
按照专业化重组思路,三家上市公司(中国神华、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将分别承接煤炭、火电和风电资产,毫无疑问,这三家上市公司将是三个最大的受益方。
对中国神华而言,其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为煤炭、发电和港口运输等,合并重组后,中国神华将整合国电旗下的煤炭资产,尽管与神华相比,国电煤炭资产量相对较小,但成立后的新集团,火电装机将大大增强,这将大大拓展了中国神华的下游市场,在煤炭市场行情下行的时候,拥有世界第一火电装机的集团,将是其最大的盈利砝码。
国电电力是国电旗下最核心的上市公司,作为整合主体,未来将承接新公司的火电资产。两集团合并之后,煤电矛盾从此消失,对国电电力而言,这将是历史性的变革。
龙源电力其主要资产为风电(约1800万千瓦),另有200多万千瓦的火电装机,不出意外,龙源旗下的火电资产将剥离出去,合并至国电电力,而国电电力旗下的超过5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将划拨给龙源电力,对后者而言,这亦将是重大利好。
龙源电力贡献利润36亿元人民币,如果国电电力的风电划拨与龙源,那么龙源电力每年将增加至少13亿(2016年国电电力风电利润)的净利润。未来如果把神华旗下的710万千瓦风电资产也注入龙源,那么它又将增加至少17亿(2016年神华新能源利润)的净利润。
七、重组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产业链会如何更完善,进而有效避免煤电之间的矛盾,形成煤电联动的良好机制,避免煤电矛盾造成的资源使用效率下降。
2、双方如何更好地整合煤炭与电力资源,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如何通过改革与重组,让央企的专业化水平更高、核心竞争力更强,也是此轮国企改革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4、如何降低杠杆、减少风险、轻装而行,也是央企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必须闯过的一关。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在可能的重组过程中,能否将非主业资产连同债务一起剥离出去,以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是值得考虑的;在推进重组的同时,能否吸引其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民间资本,也是重组后的企业减少负债、降低杠杆非常重要的方面。
八、对于两者重组各方人士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郑新业:两家企业延长“自身产业链”的思路其实是一致的。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邢雷:
“如果神华与其他电企合并,对于一定程度上消除煤电紧张关系、实现煤电风险对冲、建立煤电路运一体化大型能源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具有积极意义。”
如若产生新企业,将有利于降低电力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促进电价下降,降低社会成本。”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 李宁:
“从煤电改革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神华和国电的合并属于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两者业务匹配度高。”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 周大地:
如果两大集团联合,将打破行业壁垒,成为一个新的能源公司,“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利于企业的纵向发展,而不是(做单独的)煤炭公司或电力公司。”
中国电力专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
电力企业的合并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但对国内市场而言,可能会因为过度集中而影响市场竞争,且重组合并对扭转电力企业亏损或许没有实质性作用。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李锦:
中国神华巨额分红的主因是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资金。大股东神华集团持有中国神华73.06%股权,能从此次分红中获得约432亿元。
“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重组,形成同一主体是煤电联营的较好形式,能够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发挥协同效应。”
华创证券能源电力分析师 王秀强:虽然国电停牌的消息有些意外,但神华与国电之间若真的重组也在情理之中。两家央企在煤电行业的产业链中是上下游的关系,在主业中各有侧重但也有同业业务。从产业布局上分析,两者若重组将具备较强的互补性。
部分业内人士:
中国神华此次的公告验证了高额派息与整合有一定关系,且整合是以神华集团为主。
能源央企通过重组合并,可以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做大最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内部人员:
神华集团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部主任 孟坚:一切以公告为准。”
中国神华董秘办相关人士:“目前上市公司没有任何新的信息,仍以停牌公告为准。”
某神华员工:对此也颇为审慎,以知之甚少为由婉拒采访
中国华电员工:此前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双双停牌的确可能是两家央企重组的信号。
五大电力央企内部人士:中国神华与国电电力之间的合并事宜在业内已传许久,“如今则将成为现实,可能涉及的重组方案或为合并同类项,涉及各个产业、管理部门。”
九、央企重组的以往经验:
1、中央企业的整合,其目的并非单纯减少企业数量,而是要减少同业竞争,提高企业效率,打造国际领先的企业集团。而神华和国电两公司的重组,正是根据上述思路开展的。
依照其他集团重组或改革的经验(如中国电建、中国中车等),集团公司层面的合并,首先会将公司资产重新梳理分配,走专业化分工的路线。而在合并步骤上,一般采取上市资产置换优先,其后集团合并的步骤,比如南北车合并时,就采用了先合并股份公司、后合并集团公司的重组步骤。
2、推断两者重组:
按照两个集团的业务划分,即将成立的新公司其主业有煤炭、发电两大版块,其他行业均是与两大主业相关联的辅助性行业。而两大主业牵涉三大方向:煤炭、火电和风电,未来这三个方向,将是重组之后的最大看点。
煤炭版块:神华集团本身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煤炭企业,每年生产销售煤炭近5亿吨,而国电集团的煤炭产量也接近6000万吨,二者将煤炭产业整合,将进一步丰富煤炭版块的储量和产量。
火电版块:国电集团的火电装机约为1.2亿千瓦,神华国华电力的火电约为6000万千瓦,二者相加为1.8亿,毫无疑问将组建成为一个全球火电装机第一的巨无霸。
风电版块:风电是国电集团的强项,目前国电风电装机约2580万千瓦,且每年以200万千瓦的速度增长,而神华新能源的风电装机为710万千瓦,年底可能突破800万千瓦,二者相加,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300万千瓦,超过了中国风电装机总量的20%。
神华和国电合并重组后,在煤炭、火电和风电领域,将产生三个世界第一的能源公司,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定价权都将大幅提高。
以上内容为小编根据各大媒体报道和专业人士的分析所梳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引用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本文内容引用:
第一财经日报:《能源央企重组加速 中国神电呼之欲出》;
21世纪经济报道:《电力央企内部人士:神华国电重组方案或为合并同类项》;
华夏时报:《最大央企重组规模超1.8万亿 “中国神电”折桂煤电巨头》;
界面新闻:《1.78万亿资产“中国神电”渐行渐近? 中国神华公告透露新信息》;
央广天下财经:《中国神电,渐行渐近?》;
中国电力网:《神华和国电重组,将会在煤炭、火电和风电领域出现三个世界级的巨无霸》;
上海证券报:《谭浩俊:神电重组预期 看产业链不看规模》;
君临:《煤电联姻,“中国神电”呼之欲出!神华、国电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能源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