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2日从河北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光伏技术课题组陈剑辉等人经过努力探索,不断开辟晶体硅表面钝化领域新的研究方向,为太阳电池提供新的低成本技术路线,克服高温和真空重装备的技术障碍,给未来进一步降低硅太阳电池制造成本提供了科学基础和技术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
同时,课题组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将有机钝化技术应用到碳纳米管硅异质结电池,提出了“具有钝化概念功能的载流子选择接触”的概念,实现了同类电池中最高效率和最大面积记录的突破,进一步证实了“低维+有机钝化”是一种新的具有很大潜力的高效电池技术,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降低成本和提高转换效率是光伏产业永恒的主题。硅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高温或高真空掺杂和介电薄膜钝化,已将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接近理论极限,但高温和真空技术严重制约了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据悉,陈剑辉等人早在2017年就已发现带有磺酸基团的聚合物薄膜具有高质量的钝化效果,为晶体硅表面钝化探索出一条低成本技术路线,同时也开辟了晶体硅表面钝化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新型聚合物钝化技术。
最近,陈剑辉等人又发现低维导电材料可以很好地结合有机钝化技术,实现导电和钝化的双重效果。通过相关技术,获得导电-钝化相图,发现了“导电-钝化共存相”,并提出了“导电的钝化性接触”的概念,从科学上解决了“导电不钝化钝化不导电”的矛盾,使得硅太阳电池技术仅用单层薄膜就可以同时实现两种物理效果,大大简化制备工艺。初步应用在多晶硅电池上实现了18.8%的电池效率,与工业数据相当,但工艺上不再涉及高温和真空技术。
河北大学成果或进一步降低硅太阳电池制造成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河北大学成果或进一步降低硅太阳电池制造成本
相关推荐
- 通威创双面率新纪录:双面发电TOPCon技术再塑行业新标杆
- 四川省经信厅: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光伏支架用耐候钢的研发
- 前沿光伏技术之激子倍增——让光生载流子倍增的太阳炼金术(一)
- 一图读懂爱旭ABC铜互连技术
- 晋能科技异质结新型镜面化处理技术助力电池效率实现新突破
- TÜV莱茵光伏电池测试中心启用 助力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N型引领 | 马丁格林实验室携手一道新能中央研究院,冲刺40%效率新突破
- 欧达光电荣获TÜV莱茵全球首批N型TOPCon双玻组件沙漠光伏认证&0BB技术认证
- 通威受邀参加“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案例分享及技术对接会
- ABC技术助力光伏产业迈向零碳未来
- 重磅!隆基正式发布HIBC技术及其量产组件
- 25.5%!晶澳科技创TOPCon组件转换效率新纪录!
- 河北: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风电光伏项目竞争性配置
- 福建省科技厅:结合光伏等重点产业,破解上下游配套缺失、低价同质化竞争等产业化“卡脖子”难题
- 风光技术入选!江苏宜兴发布2024年度宜兴市“陶都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拟立项名单
- 山西晋中市:大力发展光伏光热关键核心技术
- 国家发改委: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
- 钙钛矿、柔性电池技术可申报!上海市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