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总投资达68亿,辽宁大连市两大涉氢合作项目签约

大连市氢能发展步伐正在加快。

在近日大连举行的公开会议上,两项涉及氢能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协议同时签署。参与签约的合作方包括美国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下称“空气产品”)、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天润新能”)和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下称“中车大连”),以及大连市各开发区机关单位。

高纯工业气体、绿氢综合利用项目

空气产品与金普新区、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北黄海经济开发区携手,在高纯工业气体、绿氢综合利用领域进行合作,该项目总投资4.7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

该合作项目将在大连市长兴岛建一个新的设备,打造气体供应一体化管网;同时,在大连北黄海经济区所在地庄河市和金普新区建设加氢站,与当地企业合作,推进大连氢能发展目标。

空气产品是全球氢能源领先的工业气体公司。在20多年的加氢经验历史中,空气产品在全球投入参与过的加氢站项目超过250座,在全球拥有的加氢站数量最多,这些加氢站累计每年加氢次数超过200万次。

近几年中国氢能行业快速崛起的形势下,空气产品公司开始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公司通过企业合作支持了国内多个加氢站先行项目,合作企业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中科富海、潍柴集团等。公司早在2017年就与大连有了投资合作,基于大连氢能产业基础,开始在大连布局氢能产业。

氢能“汽车+轨道交通”示范项目

天润新能、中车大连、旅顺口区政府以及长兴岛经济区管委会将携手投资新能源电厂项目以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人民币。

各方将合作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在氢能燃料电池运用、生产制造等方面加大研发。未来将实现用氢能来驱动叉车、机车,研发氢能有轨电车、氢能轨道交通,多方面示范应用来推动绿色发展。

第一步是实现园区的绿色氢能应用,预计于2022年实现,氢能燃料吊车、机车将在旅顺口区产业园区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大连市计划在旅游观光有轨电车上打造氢能示范项目,计划在2023年完成。

中车大连是中国中车集团全资子公司。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中车集团已经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全力进军新能源板块。

此次合作,公司将立足于旅顺口区的产业园区,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当前,中车大连正与大连氢能燃料有轨电车的整体规划进行紧密配套,在城市地铁方面,中车大连将与大连地铁集团深入合作,初步计划与地铁4号线打造首列氢能应用示范项目。

天润新能是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期致力于风力发电的开发与投资,积极向包括风电制氢在内的新领域拓展。目前公司已拥有1个风电制氢项目。

两大项目签约大连背后

项目的顺利签约,与大连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环境、产业基础等因素密切相关。

大连是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和重要窗口,有着丰富的石油产业基础和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同时该市近年来积极布局氢能产业,与上述公司深入布局氢能产业的目标高度契合。

去年,大连发布了《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这给企业“扎根”大连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根据规划,大连以高新区、金普新区、旅顺口区、庄河市为载体,到2025年,形成涵盖氢能产业全链条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体系,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应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显著降低应用成本;到2035年,当地氢能产业关键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当前大连已基本形成了完备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氢气制储运方面,有大连岩谷、中触媒等企业落地;在绿氢制取方面,有辽宁红沿河、华能大连电厂等大型国企的加持;在氢燃料电池电堆、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部件方面,汇集了新源动力、洺源科技、擎研科技、大连宇科等企业。

在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等设备制造领域,大连豪森等企业为配套设备制造提供支撑。在交通装备制造方面,大连汇聚了一汽大客、中车大连、大连船舶重工、中远船务等客车、轨道交通和船舶制造企业。在氢检测方面,大连锅检院是我国唯一一家综合性国家气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大连凭借自身优势又吸引新的氢能项目落地于此,该市的氢能版图正逐步完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总投资达68亿,辽宁大连市两大涉氢合作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