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以重卡为代表的商用车新能源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其中,氢能重卡由于续航长、加注时间短等特性备受长途运输业关注。
产业包装 or 市场选择
在传统的干线物流中,长途货车仍是碳排大户。重卡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仅3%左右,但排放占比却接近50%。相比柴油重卡,氢能重卡具有无污染、零排放、能效高等特点。
电动重卡主要涵盖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对比锂电,氢能重卡具有载重量大、行驶里程长等特性,优势更为明显。虽然锂电池重卡可通过换电模式解决续航问题,但受到我国复杂的长途运输条件影响,使得锂电池重卡从事长距离运输的难度很大。目前,锂电池重卡多用于封闭作业、短倒等运输半径在100公里范围内的特定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 市场空间
从应用场景来看,氢能重卡当前应用在100~250公里运输半径的国道重载运输。涉及矿业、制造业、快递业等大宗物资运输场景。此外,随着绿氢、蓝氢规模应用的推动,国内加氢站的数量正在稳步提升,不少加油站已经开始布局加氢设施,为氢能干线物流的运行做准备,该项举措使得氢能重卡在长途重载领域市场化潜力飙升。
从市场空间来看,社会物流的稳定增长不断拉动物流重卡增量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2021年“交运仓储”邮政的平均增速约为8%;同时,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和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推动重卡向新能源加速转型。据统计,目前国内重型卡车保有量接近900万辆,但其中国三标准及以下的重型卡车保有量仍在百万以上,国三重卡的加速淘汰将释放部分更新需求。根据行业公开信息来看,2023年氢能重卡推广合作数量动辄百台、甚至上万台,行业推广速度持续提升。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加码的推动下,长续航、大功率、高可靠性等道路运输需求,使氢能重卡备受青睐。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到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远景目标。
目前,国家已批复了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河北五大示范城市群,其中北京正在牵头建设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为推动氢能重卡在地方推广应用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2020年,财政部、工信部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明确了以奖代补政策,鼓励企业购置氢能重卡,各地也纷纷出台奖励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2022年,吕梁市财政投入1亿元用于支持氢能重卡汽车示范应用,孝义按照1∶1配套补贴。比如一辆载重36吨的氢能重卡,出厂价格为135万元,吕梁市级补贴45万元,孝义市补贴45万元,用户只需承担45万元。
今年以来,政策持续加码。
2023年7月20日,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通知。《方案》提到,围绕上海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实施方案目标,积极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交通领域的商业化示范应用,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实现示范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总量超过1万辆。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8月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2730辆和2816辆,累计同比分别增长29.1%和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