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先行试验

国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之一是先行先试,对于一些重大的政策,先进行试验,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由点带面地推广开来。

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型,低碳经济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并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应该先行先试。而就中国当前的状况来说,笔者认为,河北唐山曹妃甸,无疑是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试验地。

金融危机后,发展低碳经济几乎成为全球共识。发达国家如美欧日等都已出台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世界的能源供应状况以及中国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允许中国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走过的浪费能源和资源、污染环境的道路;但另一方面,中国又和发达国家一样,必须经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的深化阶段,须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低碳发展之路就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低碳经济与我们一再强调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但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相当严格的条件,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向低碳转型的起点和条件不同,就决定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路径和发展重点与欧美不同。后者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不缺资金和技术,而中国刚跨过中下收入水平国家门槛,经济发展质量较差,距离现代化国家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低碳经济所需的资金和科技水平也很欠缺。鉴此,我们一方面应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例如,在即将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应有低碳经济的一席之地,以期融入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发展路径上,应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试验区或示范区,以期带动全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发展代价。

目前一些地方和城市提出了建立低碳经济试验区的任务。但就全国来说,应该有国家层面的试验区,就像当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一样。纵观东部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我认为,位于渤海之滨的河北唐山的曹妃甸是较适宜做示范区的地区。

首先,相对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曹妃甸还近乎一张白纸。白纸上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国家在规划低碳园区建设时,能够少受既有产业利益的束缚和羁绊,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国家的意图。

其次,从曹妃甸的功能定位和拟打造的产业格局来看,也很适宜发展低碳经济。早在2005年,曹妃甸工业区就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整个曹妃甸是作为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来规划的。区内产业以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为主,其产业发展值得人们期待之处在于,以循环经济为导向,构建起一个协作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

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应以循环经济为重点。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最佳体现与首选途径。而从循环经济来看,微观层面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固然能够实现单个企业的达标排放,但却难以解决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容量约束问题。曹妃甸的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三个层次,一是企业自身的循环;二是在钢铁、电力、石化几大产业之间通过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产业集群的资源有效利用;三是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企业与行业有机结合,构筑起以污染零排放为目标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这其实就是在发展低碳经济。

其三,曹妃甸的区位优势使得其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曹妃甸位于环渤海地区,距京、津、唐都很近。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布局集中,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经济基础雄厚,特别是背靠京、津两大城市,这使得曹妃甸的低碳发展之路能够得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而一旦取得成效,对周边乃至全国的低碳发展都有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总之,在全球抢占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高度的时候,积极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区”或“低碳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未来中国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实验地和示范区,非常必要。这就需要我们精心地选择试验区。(余 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先行试验